扬善弘德 · 解惑明理 · 传播正能量
当前位置:
乐助碑志
到河南新郑,看甲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,寻根拜祖!
来源:网络平台 | 作者:一切随缘 | 发布时间: 2024-04-11 | 520 次浏览 | 分享到:
水有源,树有根。我是谁?我从哪里来?4月11日,在河南省新郑市黄帝故里祠举行的甲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,吸引了亿万万炎黄子孙前来寻根拜祖。

到河南新郑,看甲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,寻根拜祖!

水有源,树有根。我是谁?我从哪里来?4月11日,在河南省新郑市黄帝故里祠举行的甲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,吸引了亿万万炎黄子孙前来寻根拜祖。


因开历史之先河,创中华之文明,轩辕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“人文始祖”。黄帝故里祠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轩辕路上。走进黄帝故里祠,从南至北有13米宽的红色花岗岩大道,中间是5米宽的黄色花岗岩拜祖圣道,象征炎黄子孙血脉相连、薪火相传。


中国的正史司马迁著的《史记》,就是从黄帝时代开始记载的。在该书中,司马迁写道:“黄帝登具茨,访大隗。”之后的颛顼、帝喾、尧、舜、禹都是黄帝的直系后裔;夏朝的开国君主大禹,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,周朝的开国君主周文王,都是黄帝的直系后裔;春秋战国除了齐国等个别诸侯国之外,几乎所有诸侯国的国君都是黄帝后裔,一直到秦始皇嬴政都是可以考证的黄帝直系后裔。我们一直以来自称是“黄帝子孙”,后来在南北朝时期改称“炎黄子孙”。黄帝故里祠从北至南依次为拜祖区、故里祠区、广场区三大板块。在拜祖区,有轩辕丘、黄帝纪念馆、黄帝像、中华文明圣火台、文化长廊、拜祖广场等。在这里,我们可以了解到黄帝的往事。


辕之丘,定都于有熊。《水经注》云:“新郑县故有熊氏之墟,黄帝之所都也,郑氏徙居之,故曰新郑矣。” 《资治通鉴》云:“黄帝轩辕氏,少典氏之子,生帝于轩辕之丘,轩辕丘在今河南新郑县。”


在众多古书中均记载轩辕黄帝出生和建都在河南省郑州新郑市一带。新郑是黄帝故里,是轩辕黄帝的出生、建都地,也成为炎黄子孙寻根拜祖之地。


参观故里祠区,祠前千年古枣树、国槐荫荫、百年银杏松柏参参,轩辕桥下姬水河潺潺横流,指南车、日晷、汉阙等景观交相辉映,祠内有正殿、东西配殿,正殿中央供奉轩辕黄帝中年座像,两配殿有黄帝元妃嫘祖和四妃嫫母像。恭拜黄帝的历史悠久。大约5000年前黄帝去世时,贤臣左彻“削木为黄帝之像,帅诸侯朝奉之”。大约4000年前,黄帝的后裔舜、禹都恭拜黄帝,古史也有描述。史料记载,早在春秋战国时,新郑就有农历三月三顶拜轩辕的习俗!大约2600多年前,据传建都新郑的郑国的名相子产就曾带领民众登具茨山祭拜黄帝。公元前110年,汉武帝率18万大军北巡朔方,在桥山恭拜黄帝冢……


汉代时,修建黄帝故里祠,后经毁建,明清修葺。明隆庆四年(1570年)于祠前建轩辕桥。清康熙五十四年(1715年),新郑县。

令许朝柱于祠前立“轩辕故里”碑,乾隆二十九年(1764年)修葺。《重修大殿记》记述:“古传郑邑为轩辕氏旧墟,行在北有轩辕丘遗迹,乃当年故址。”黄帝恭拜成为国家级礼仪则源于唐朝。当时唐代宗大历五年,即公元770年,鄜坊节度使臧希让上奏:“坊州有轩辕黄帝陵阙,请置庙,四时享祭,列于祀典”,此奏章得到了代宗批准,从此黄帝陵恭拜成为官方祭典。到了近代中国,黄帝精神更是进一步发展成为团结华夏儿女、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力量。1912年3月,中国国民党缔造者孙中山先生派遣代表团赴黄帝陵拜祖,亲笔题词“中华开国五千年,神州轩辕自古传”。如今的官方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自2006年至今已经持续了18届,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与孔子祭典、妈祖祭典共称为“中华三大祭典”。


史载,中华民族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或部分源头均在新郑。从寻根门入,三开间,紫铜瓦庑殿顶,屋檐下的685个椽头纵横交叠,体现“千家百姓寻根之门”的含义,基座墙体以花岗岩整石砌筑,亘古永恒。在广场区,中华姓氏广场中华姓氏墙镌刻了3000多个姓氏。


鼎,原为炊具,相传轩辕黄帝作宝鼎三,祭天、地、人。后夏禹铸九鼎,以象征九州。传至商周,鼎成为传国的重器、政权的象征。新郑作为黄帝出生、创业、建都之地,为鼎器之源。黄帝宝鼎坛中树九鼎,黄帝宝鼎置于中宫,高6.99米,直径4.7米,重24吨,谓“天下第一鼎”,其它鼎分别为爱鼎、寿鼎、财鼎、仕鼎、安鼎、丰鼎、智鼎、嗣鼎。


黄帝宝鼎亦为圆鼎,它继承了河南新郑八千年的裴李岗遗址中出土的鼎式,鼎腹有九龙,寓示九州,龙首有宝珠,象征九芒,鼎足为熊,寓旨轩辕黄帝立国于有熊新郑。

尊宗敬祖,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绵绵永续的精神密码,也是中华儿女大团结的重要纽带。今年农历三月初三,以“同根同祖同源,和平和睦和谐”为主题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,分为盛世礼炮、敬献花篮、净手上香、行施拜礼、恭读拜文、高唱颂歌、乐舞敬拜、祈福中华、天地人和等九项仪程。#甲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#

#甲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#